挤出造粒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如下:
一、主电机系统故障
-
主电机扭矩过高或过低
- 原因:润滑油系统故障、主电机输出轴与齿轮箱出入轴对中不良、电机及离合器振动、进料负荷过大或物料熔融不良等。
- 解决办法:
- 定期对润滑油系统进行检查、清洗,更换润滑油。
- 检查主电机输出轴与齿轮箱输入轴之间的对中情况,及时校核轴承。
- 进行电气测试检查,找出轴承转子不稳定的原因,调整离合器的动平衡。
- 定期检查加热、冷却系统,保证进料温度均匀,熔融状态好。
- 控制好进料速度和进料量,保证主电机功率稳定。
-
主电机轴承温度过高
- 原因:轴承润滑不良、轴承磨损严重等。
- 解决办法:
- 检查并加润滑剂,确保轴承润滑良好。
- 检查电机轴承,必要时更换。
-
主电机绕组温度过高
- 原因:电机绕组短路、电机缺相运行等。
- 解决办法:
- 使用万用表检测电机绕组,若有短路情况,需维修或更换电机。
- 检查电机三相电源连接,确保三相电正常供应,排除缺相故障。
二、传动系统故障
-
摩擦离合器故障
- 原因:主电机瞬间启动电压过低、摩擦盘和摩擦片过热或老化、摩擦盘空气压力过低等。
- 解决办法:
- 主电机启动时,应避开用电高峰,降低喂料负荷量,重新启动的间隔时间最短为30分钟。
- 在夏季时,反复两次以上启动主电机时,更应延长间隔时间或用风扇强制降温。
- 用仪表风吹扫并用抹布擦净摩擦片和摩擦盘表面灰迹,如果磨损较重或表面出现“玻璃化”现象时,应更换摩擦盘、摩擦片。
- 确认空气压力值是否能使摩擦盘与摩擦片相贴合。
-
齿轮箱故障
- 原因:齿轮箱变速杆位置偏离、齿轮箱润滑油泵出口压力过低或油温过高等。
- 解决办法:
- 调整齿轮箱变速杆位置至正确位置。
- 检查齿轮箱润滑油泵,确保出口压力正常,油温在合理范围内。
三、挤压造粒机螺杆工艺段故障
-
熔体压力过高
- 原因:过滤网目数高、聚丙烯粉熔融指数低且喂料量大、各段筒体温度低使物料熔融不彻底、模板开孔率低使机头物料挤出受阻等。
- 解决办法:
- 生产低熔融指数产品时,应使用低目数的过滤网,增加节流阀开度以减少背压。
- 及时更换过滤网,监控各种添加剂的质量及聚丙烯粉料中灰份含量。
- 降低喂料负荷量。
- 在不影响挤压产品质量的条件下,提高各段筒体温度,使聚丙烯熔体温度提高,加大物料流动性。
- 挤压机停车之后,提高机头温度并恒温一段时间后,彻底冲洗清理模板。
-
螺杆不转动
- 原因:传动带松、打滑;齿轮箱故障;安全键切断等。
- 解决办法:
- 调整两带轮中心距,张紧皮带。
- 检查安全键,分析切断原因,更换安全键。
- 检修齿轮箱。
四、水下切粒系统故障
-
切粒机故障
- 原因:切刀磨损过量或切刀刃口损伤、切粒机振动过大、切刀与模板贴合不紧等。
- 解决办法:
- 停车后,目视检查切刀刃口是否磨损过量或有损伤,如果有则应全部更换切刀。
- 检查刀轴与切粒电机之间的对中是否超差,刀轴的轴承组件是否有损坏,切刀转子动平衡是否失衡。
- 在运行中检查切粒小车四个移动轮与导轨之间的接触是否有间隙。
-
颗粒水流量过低或过高
- 原因:颗粒水罐过滤器及冷却器堵塞、颗粒水泵的出入口压力不正常等。
- 解决办法:
- 检查并确认颗粒水是否内漏,清理颗粒水罐过滤器及冷却器。
- 检查颗粒水泵的出入口压力是否正常,如果不正常则应检修颗粒水泵及泵管线上的阀门。
五、其他故障
-
低温报警
- 原因:冷却水电磁阀失灵、漏水、仪表失灵或节门开量过大等。
- 解决办法:通知仪表人员检修,检查冷却水电磁阀、节门等部件。
-
断偶报警
- 原因:热电偶脱开、松动或失灵等。
- 解决办法:检查热电偶有无脱开、松动,如无脱开、松动或温度过高时应通知仪表人员检修。
-
冷却水泵报警
- 原因:水泵压力不足、水泵进口水温过高、水泵电机过热等。
- 解决办法:
- 检查管路中是否有汽,打开前部节门排汽。
- 调整进水量,使水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。
- 检查水泵电机轴承或水泵是否故障,必要时请电工、维修工修理。
-